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销售或者委托销售机构销售私募基金,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
浙江诚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被责令改正
2019年10月12日,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了8月13日对浙江诚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该决定称浙江诚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部分私募基金未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未将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与私募基金风险等级进行匹配以及未及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更新经营地址相关信息的行为,要求浙江诚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6日前完成整改,并向证监会浙江监管局提交书面报告。

私募基金风险评级的现行规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销售或者委托销售机构销售私募基金,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
我国私募基金都存在哪些风险?
一般来说,我国私募基金通常面临着四种风险,分别是: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私募市场行情变动引起投资实际收益率偏离预期收益率的风险,这个和基金的投资策略及市场环境有关。流动性风险是指私募基金在变现过程中因为变现成本而产生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私募机构因倒闭或其他原因不能履约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要如实向投资者披露与基金相关的各种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道德风险是由于基金经理的收入通常由基金业绩决定,因此不排除会有基金经理为了追求利益而去冒较大的风险。

我国目前主要的私募评级机构有哪些?
目前来看,市场上主要有三类评级机构,第一种是像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等券商私募研究组,第二种是一些第三方的机构及基金网站,第三种就是一些诸如信托公司、媒体等相关机构。
风险评级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意义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私募基金是面向合格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进行资金募集的,通过私募基金评级机构的报告,投资者可以更加准确、直观、全面地了解私募行业全景和自己关注的产品,私募基金评级可以让私募基金本身更加清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化、透明化有积极的作用。
